五项评比扣分惩罚机制是学校通过量化管理提升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手段,具体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纪律规范(20分)
考勤制度 未按时到校(上午7:00前/下午1:30后)或未经批准外出,每次扣5分;旷课每人次扣1分。
行为准则
- 打架、骂人:每人次扣5分,严重者班级扣20分;
- 不文明行为(如追逐打闹、使用武器):每人次扣2分;
- 损坏公物:每人次扣2分,需照价赔偿。
二、卫生管理(20分)
日常清洁
未完成教室或卫生区清扫,每次扣3分;垃圾未清理或工具摆放混乱,扣0.5分。
专项检查
老师检查时未达标(如黑板未清理),扣1分;值日生未关门窗或电灯,每次扣0.5分。
三、文明礼仪(20分)
仪容仪表
- 少先队员未佩戴红领巾,每人次扣0.1分;
- 不穿校服、不佩戴校徽,每次扣1分。
行为规范
- 讲普通话、使用文明用语,发现一人次扣0.1分;
- 见师主动问好、行礼,未做到者扣0.5分。
四、安全守纪(20分)
人身安全
在走廊、楼梯奔跑或做危险游戏,每人次扣1分;
发现安全隐患未报告,扣2分。
财产保护
损坏公共设施或私人物品,照价赔偿;
隐藏或私藏他人财物,每人次扣5分。
五、集体活动参与度(10分)
出勤率: 未参加集体活动(如课间操、升旗仪式),每次扣1分; 表现评价
六、奖惩机制
加分项:
纪律周无扣分:加5分;
值周表现优秀:加10分;
班级获得荣誉:全班加1-3分。- 扣分上限:
个人单次扣分不超过5分,班级总扣分不超过50分,避免过度惩罚。
执行建议:
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公平性;
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需与家长沟通或采取其他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