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机关建设工作督导方案是规范机关廉政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监督和管理,推动清廉机关建设向纵深发展。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督导方案框架及关键内容:
一、督导目标
政治目标:
强化政治意识,确保机关工作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治理目标:
规范权力运行,防范腐败风险,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文化目标: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培育廉洁自律的机关文化。
二、督导范围
覆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领导干部,重点关注以下领域: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
党风廉政教育开展情况
公务员廉洁自律情况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
财务管理及“三公”经费使用情况
公共资源交易及政府采购情况
三、督导内容
责任落实:
检查领导干部是否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分工是否明确。
教育开展:
评估廉政教育频次、形式及效果,是否融入日常。
行为规范:
核查是否存在违规收受礼品、违反工作纪律等行为。
制度执行:
监督“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是否规范透明。
财务监督:
通过审计、公示等方式检查财务合规性。
四、督导方法
日常监督:
结合政治体检、廉政谈话等开展常态化监督。
专项督查:
针对重点领域(如民生、资源交易)开展专项治理。
技术手段:
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平台辅助监督。
社会参与:
建立公众举报机制,鼓励社会监督。
五、督导流程
事前准备:
制定督导计划,明确对象、范围及步骤。
实地督查:
通过查阅资料、座谈访谈、暗访检查等方式实施。
问题整改:
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跟踪落实情况。
总结评估:
编写督导报告,提出政策建议。
六、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成立督导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制度保障:
依据《监察法》《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监督。
文化保障:
通过廉政教育、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技术保障:
完善信息化监督平台,提升监督效率。
七、实施步骤
动员部署: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
全面排查:
分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建立问题台账。
整改提升:
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推动制度完善。
持续监督:
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巩固督导成果。
通过以上框架,可系统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升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