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节的感恩古诗及解释,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古诗及注释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白居易(唐)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裴度(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需在堂前再种花?
注释:裴度曾任中书令,绿野堂为其居所,诗以桃李代指学生,赞颂其培育人才之功。
《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译文:春雨知时降临,滋润万物于无声夜。 注释:以雨喻教化,赞颂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落花虽逝,却化作春泥滋养新花。 注释:以落花自比,表达教师奉献精神。
二、其他相关古诗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译文:以春蚕、蜡炬比喻教师无私奉献。- 《远师》- 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探看?心无一事时。 译文:追忆禅师教诲,表达对师承的敬仰。
《酬问师》- 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译文:禅宗诗歌,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真理。
三、教师节主题古诗创作建议
可结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等古训,创作如《师恩难忘》: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七绝,表达对师长情谊的珍视)
注:部分古诗如《春夜喜雨》《无题》虽未直接写教师,但常被借喻教育意义,可根据具体场景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