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姿倜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ēng zhī tì tǎng,主要用于形容男性气质出众、风度优雅且行为洒脱。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风度与才华 强调既有文雅的风度,又有卓越的才华,常与“风流儒雅”结合使用,突出知书达理与气度不凡的结合。
洒脱不羁
表示行为不受世俗礼节束缚,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气质,如“倜傥”一词源自《报任安书》,原指“非常之人”的卓异风范。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风度翩翩、潇洒自如、气宇轩昂。 反义词
三、出处与用法
古典出处
- 出自明代许三阶《节侠记》:“羡英年壮节堪多,似冰心在玉壶,散财结客,侠比三河,风流倜傥,名倾六辅。”
- 另见于《红楼梦》:“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
语法功能
该词可作谓语(如“他风姿倜傥”)或定语(如“风流倜傥的文人”),含褒义,常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四、典型例句
他出身名门,却保持着一股风流倜傥的儒雅气质,令人过目难忘。
这位艺术家在舞台上展现出的风姿倜傥,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综上,风姿倜傥通过“风度”与“才华”的结合,塑造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人格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备受推崇的审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