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小聚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虽为思乡之作,但“遍插茱萸”成为重阳节小聚的标志性意象)
二、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通过今昔对比,表达羁旅愁思,隐含与亲友团聚的渴望)
三、辛弃疾《踏莎行·秋香院宇》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虽为感伤之作,但展现了重阳节聚会的场景)
四、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描绘与友登高赏菊的欢乐,体现重阳节社交习俗)
五、晏几道《武陵春·九日黄花如有意》
九日黄花如有意,依旧满珍丛。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以菊花为线索,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与节日聚会的期待)
六、现代创作
秋风送爽菊花黄,老友相聚话家常。
举杯共饮重阳酒,笑语欢声满庭芳。
(仿古诗形式,展现现代重阳节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
注:重阳节小聚的意象常与“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传统活动结合,上述诗句中均有所体现。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因流传最广,成为重阳节文化符号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