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杨柳依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被用于描绘江南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其含义和背景可归纳如下: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字面意义 - 草长:
指春草生长茂盛的景象,常与“杨柳”等植物共同构成春日生机盎然的画面。 - 莺飞:黄莺等鸟类在春天活跃鸣叫,象征生机与活力。 - 杨柳依依:形容杨柳枝条轻柔摇曳,带有依恋不舍的动态美感。
引申意义 该词通过自然景物的组合,隐喻生命的复苏与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常被引申为对青春、时光易逝的感慨。
二、文化背景与出处
文学渊源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原文描绘了江南暮春的典型景象,成为后世文人墨客赞颂春天的经典之作。
季节定位
虽然“草长莺飞”多被用于描述暮春(如三月),但实际涵盖春季末期至初夏的时段,与“春风十里扬州路”等词共同构成江南春景的代名词。
三、相关近义词与用法
近义词: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杨柳垂岸等。- 用法
综上,“草长莺飞杨柳依依”通过细腻的自然意象,展现了江南暮春的独特韵味,并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