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凿壁偷光(匡衡)
匡衡幼时家贫无烛,通过凿穿墙壁引邻家烛光读书,后成为汉元帝丞相。
二、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孙敬:
东汉孙敬为防止打瞌睡,用绳子绑头发于梁上,疲倦时扯痛头皮清醒后继续学习。
苏秦:
战国苏秦读书困倦时用锥子刺大腿,以疼痛保持清醒。
三、囊萤映雪
车胤:
夏夜捉萤火虫照明读书,展现刻苦求学精神。
孙康:
冬雪夜借雪光读书,体现逆境中的求知欲。
四、韦编三绝
孔子读《易》时反复翻阅,导致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断裂,形容勤勉至极。
五、发愤忘食
形容专注学习或工作而忘记饮食,如《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读书的专注度。
六、手不释卷
书本不离手,常用于描述吕蒙、光武等历史人物勤奋读书的状态。
七、焚膏继晷
原指车胤用油灯夜读,后泛指长时间勤奋工作或学习。
八、勤能补拙
通过勤奋努力弥补天赋不足,如邵雍《弄笔吟》所言。
九、力学不倦
形容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如《论语》中孔子对弟子求学的态度。
十、闭门造车
原指脱离实际,但也可引申为潜心钻研,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李斯的形象。
补充说明:
牛角挂书:朱买臣负柴读书,李密牛角挂书,均体现边劳作边学习的精神。- 争分夺秒:形容时间紧迫,需抓紧每一刻,如《论语》中孔子强调的效率。这些成语不仅概括了古人的学习态度,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至今仍激励着后人勤奋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