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狗狗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孙权劝学典故?

59

孙权劝学典故出自《资治通鉴·吴书·吕蒙传》,讲述东吴大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的故事。以下是典故的详细解析:

一、背景与起因

吕蒙的局限

吕蒙年轻时勇猛善战,但缺乏文化修养,常被士人嘲笑。例如,鲁肃曾因吕蒙“不习文”而冷嘲热讽。

孙权的劝导

孙权意识到吕蒙的潜力,决定以身作则,劝其学习。他先后两次与吕蒙对话,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第一次劝学时,孙权指出:“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若不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吕蒙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辞,孙权则以自己常读书获益为例开导。

二、关键对话与转折

核心劝学语

孙权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句话既表明学习目的不是放弃武职,而是增长见识,又通过对比自己与吕蒙的“事务量”,以谦逊态度消除吕蒙的顾虑。

吕蒙的觉醒

吕蒙被孙权的话打动,开始认真读书。他选择《孙子》《六韬》《左传》等兵书,结合实战经验学习。短时间内,他的才略突飞猛进,军事实力显著提升。

三、结果与影响

鲁肃的惊叹

吕蒙学成后,鲁肃到寻阳与之论事,大为震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随即拜见吕蒙母亲,结为朋友,成为东吴重要的战略盟友。

战略价值

吕蒙的转变对东吴影响深远。他不仅巩固了在江东的统治,还协助周瑜击败曹操,成为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此典故也体现了孙权“知人善任”的领导智慧。

四、历史意义

终身学习的理念:

孙权强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倡导打破身份限制,鼓励所有人持续学习。

领导力的典范: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孙权展现了作为君主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对后世领导力发展有重要启示。

五、相关成语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源于此典故,比喻人短时间内可发生巨大变化。

“蒙冲将军”:吕蒙字子明,故后世称其为“蒙冲将军”。

孙权劝学典故不仅是《资治通鉴》中的经典篇章,也是中华文化中重视教育、倡导自我提升的象征,至今仍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