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度十大流行语
新质生产力:
指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双向奔赴:
形容双方互相奔赴、共同前行的状态,常用于描述爱情、事业等场景的积极互动。
人工智能大模型:
指基于深度学习等技术构建的复杂模型,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
村超:
源自广西足球文化现象,现指具有地方特色或创新性的体育赛事。
特种兵式旅游:
形容短时间高强度的旅行方式,如“3天玩遍云南”。
显眼包:
网络亚文化符号,指行为或表情夸张、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
搭子:
现代社交用语,可指朋友、伙伴或生活伴侣。
多巴胺××:
结合流行文化与生理学概念,如“多巴胺美食”“多巴胺穿搭”等。
情绪价值:
指能影响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或事物,常用于形容人际关系中的感染力。
质疑××,理解××,成为××:
网络流行句式,通过三步递进表达对现象的认知与行动建议。
二、2024年度十大流行语
数智化:
指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智能向善:
强调人工智能应遵循伦理原则,促进社会福祉。
未来产业:
指基于新技术(如AI、区块链)的新兴产业。
City不City:
源自短视频文化,形容城市景观或生活状态的独特性。
硬控:
游戏术语,现泛指强制限制操作的行为。
水灵灵地XXX:
网络流行表达,用于形容人或物生动活泼。
班味:
指上班族因压力产生的疲惫、面容憔悴状态。
松弛感:
形容心态平和、不焦虑的生活态度。
银发力量:
指老年群体在志愿服务、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积极贡献。
小孩哥/小孩姐:
称具有超常能力或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如少年科学家、奥运冠军等。
三、2025年2月发布的流行语补充
AI+工业制造: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的融合趋势
内卷:形容过度竞争导致效率低下的社会现象
说明:流行语反映社会热点和时代特征,如2023年强调科技创新,2024年聚焦人工智能与生活,2025年延续技术融合趋势。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