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是一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豪华客轮,其定义和功能可总结如下:
一、基本定义
类型:
泰坦尼克号属于奥林匹克级豪华客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民用邮轮之一。
命名由来:
船名“Titanic”源自希腊神话中的泰坦神,象征“巨大有力”,与白星航运公司(White Star Line)的“RM”(Royal Mail)船名后缀形成对比。
二、主要功能与特点
运营范围 主要航行于英国南安普顿与美国纽约之间,途经法国瑟堡和爱尔兰昆士敦。
规模与技术
- 尺寸: 长约269.1米,宽约28.2米,排水量约46,000吨。 - 设施
历史地位 - 开创了跨大西洋客运的新纪元,但因其撞冰山事故成为航海史上的悲剧象征。
三、相关历史背景
建造时间:
1909年3月31日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开工,1912年4月2日完工试航,同年4月14日沉没。
沉没原因:1912年4月14日撞上冰山后,因救生艇不足和船体破裂导致1,514人死亡。
四、文化影响
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如《泰坦尼克号》),成为全球文化符号,象征爱情与命运的主题。
综上,泰坦尼克号不仅是技术成就的象征,也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双重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