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水意境类
1.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萧瑟氛围类
1.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3.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三、色彩对比类
1.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 王昌龄《送狄宗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四、时光流逝类
1. 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2.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五、抒情寄意类
1.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注:部分诗句虽未直接描写深秋,但通过季节特征(如“三秋桂子”“寒潭映白月”)隐含秋意,亦被纳入精选。建议结合具体场景选择适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