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在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政论文,其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老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伤哉,老大也!
译文
日本人称呼我们中国为“老大帝国”,这是从西方语言翻译过来的。唉!中国真的已经老了吗?任公说:不,不是这样的!在我心中,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中国。
要谈论国家的年轻与衰老,首先要谈论人的年轻与衰老。老年人常常怀念过去,而年轻人则常常展望未来。正因为怀念过去,所以产生留恋之心;正因为展望未来,所以充满希望之心。正因为留恋过去,所以思想保守;正因为希望未来,所以思想进取。正因为思想保守,所以总是守旧;正因为思想进取,所以不断革新。正因为总是怀念过去,所以总是按照老规矩行事;正因为总是展望未来,所以总是敢于打破常规。老年人如同夕阳,年轻人如同朝阳。老年人如同瘦牛,年轻人如同乳虎。老年人如同僧侣,年轻人如同侠客。老年人如同字典,年轻人如同戏剧。老年人如同鸦片烟,年轻人如同烈酒。老年人如同陨石,年轻人如同珊瑚岛。老年人如同沙漠中的金字塔,年轻人如同西伯利亚的铁路。老年人如同秋后的柳树,年轻人如同春前的草。老年人如同死海中的水坑,年轻人如同长江的源头。这就是老年人和年轻人性格的不同之处。任公说:这是人的本性,国家也应该这样。
多么悲哀啊,中国已经老了!
赏析
《少年中国说》是一篇充满激情和进取精神的政论文。梁启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少年中国的热切期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文章以驳斥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对“中国”的侮辱性称呼“老大帝国”为引子,引出他对少年中国的美好憧憬和期望。
文章不拘泥于传统格式,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内容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将老年人比作夕阳、瘠牛、僧侣、字典、鸦片烟、陨石、沙漠中的金字塔、秋后的柳树和死海中的水坑,将年轻人比作朝阳、乳虎、侠客、戏剧、烈酒、珊瑚岛、西伯利亚的铁路、春前的草和长江的源头,通过这些比喻,形象地展现了老年人和年轻人性格的差异和国家的未来。
文章中的金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更是激励了无数读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的来说,《少年中国说》不仅是对少年中国的赞美,更是对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