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题邻居》——于鹄(唐代)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乡村邻里亲密无间的情谊,如共同劳作、夜读传灯等场景。
二、 《赠邻居齐六司仓》——钱起(唐代)
"沉冥众所遗,咫尺绝佳期。始觉衡门下,翛然太古时。鸡声共邻巷,烛影隔茅茨。坐惜牛羊径,芳荪白露滋。"
以古朴语言描绘与邻家的深厚情谊,从鸡鸣到烛光,体现空间距离无法隔断的亲密感。
三、 《赠邻居袁明府》——方干(唐代)
"隔竹每呼皆得应,二心亲熟更如何。雨后卷帘看越岭,更深欹枕听湖波。朝昏幸得同醒醉,遮莫光阴自下坡。"
通过朝暮相伴的描写,展现邻居间超越时空的深厚情谊。
四、 《与瀼溪邻里》——元结(唐代)
"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日行几十里,爱君此山村。峰谷呀回映,谁家无泉源。修竹多夹路,扁舟皆到门。邻里昔赠我,许之及子孙。终以瀼滨讼,无令天下论。"
以历史变迁为背景,强调邻里间互帮互助的传统,形成鲜明对比。
五、 现代仿古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邻家有难同舟济,笑语盈门共暖阳。"
融合传统诗句与现代语言,表达邻里间礼让与互助的精神。
补充说明: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未直接写邻里,但表达了超越时空的深厚情谊,可引申为邻里关系的精神内核。- 《论语·里仁》中"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强调与邻为善的道德观,是邻里和睦的哲学基础。以上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邻里和睦的多种形态,既有具象的生活场景,也有抽象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