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解释: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会发生变化,变化后才能畅通无阻,事物才能不断前进发展。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易经》
解释:说话少的人往往镇定自若,不急不慌,吉祥如意;而心浮气躁的人说话多,容易招灾惹祸。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史记》
解释:成功非常艰难,机遇可遇而不可求,但很容易失去。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解释: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审视自己内心,战胜自己的弱点,才是真正的聪明和强大。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格言联璧》
解释:君子赞扬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包容别人的缺点和过失;小人则相反,总是盯着别人身上的毛病和缺点,当面不说,背后乱说。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格言联璧》
解释:要修心养性,保持心地清净,耳朵不去听是非之事,眼睛不去看别人的短处,嘴里不说别人的过失。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格言联璧》
解释:无论一个人做得多好,也会有人诽谤;赞誉的话也不必认真去听,要反省自己是否有真实的德行。是非对错,最终自然会有分晓。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格言联璧》
解释:在极度喜悦或愤怒时,不要轻易答应别人或回复书信,以免因情绪冲动而做出错误决定。
位尊多危,财多命殆。——《格言联璧》
解释:居于高位容易遭到嫉妒和怨恨,家财万贯也容易引起别人的怨恨。
福莫大于无祸。——《格言联璧》
解释:人生最大的福气是终生远离灾祸,而不是追求财色名利。
这些处世良言涵盖了人生哲理、说话艺术、心态调整等多个方面,对于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和明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