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学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作为一门学科被系统地研究和应用,则是在20世纪初由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 竺可桢所开创。
竺可桢在20世纪初期开始关注并研究物候现象,他通过长期的观测和记录,发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阶段受到气候、纬度、海陆关系和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提出了著名的霍普金斯物候定律,即在北美洲温带内,每向北移动纬度一度,或是向东移动经度五度,或是上升400英尺,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和初夏将各延期4天。
在中国,物候现象的记录可以追溯到《诗经》等古籍,但真正将物候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竺可桢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他的工作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也为后来的物候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