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谦虚的求教,最贴切的成语是 不耻下问,其含义和出处如下:
一、核心含义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体现虚心求教的态度。
二、出处与典故
典故来源 该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关于求学态度的经典论述。
相关典故
孔子曾说:“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在太庙祭祀时,有人质疑邹国后人懂礼,孔子反问:“谁说邹国后人不懂礼?”)这一故事体现了他虚心向所有人学习的品质。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洗耳恭听 反义词
四、用法与评价
该成语为褒义,常用于形容谦虚好学的态度,如:“他性格谦逊,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深受同事们的尊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