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三首其一》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佳作,诗中充满了诗人对秋日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文与背景
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可忧。
名山采药恐未免,策蹇孰能从我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赏析
首联:
“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可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到人生至高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于仁义和道义尽头的忧虑。诗人认为,只有达到极度的虚静和专注,才能真正领悟道的真谛,但同时也意识到,当仁义和道义到达极致时,个人反而可能感到无尽的忧虑。
颔联:
“名山采药恐未免,策蹇孰能从我游?”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去名山采药的愿望,但又担心自己行动不便,无人能陪伴。这里的“策蹇”指的是骑着劣马,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颈联: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诗人用“利欲驱人万火牛”来形容世间的纷扰和诱惑,而自己则像一只在江湖中漂泊的沙鸥,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诗人感叹时光漫长,闲暇时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而大事却如同青天一般难以解决。听到捣衣声和看到梧桐叶落,诗人意识到故乡也是秋天了,心中涌起对故园的思念。最后,诗人希望能有一个高处可以远眺,像陈登那样站在百尺楼上,谈论天下大事,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总结
陆游的《秋思三首其一》通过对秋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家国天下的忧虑。陆游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其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