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称呼,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常见别称
三春:
指农历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的统称,出自孟郊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时之首:
春季作为四季的开端,常被直接称为“四时之首”。
阳春:
因春季阳光明媚得名,如“阳春白雪”。
芳春:
形容春季花草繁盛的景象,杜甫诗句“丽服鲜芳春”即为此称。
二、节气相关称呼
孟春:
农历正月,春季第一个月。
仲春:
农历二月,春季第二个月。
季春:
农历三月,春季最后一个月。
九春:
春季九十天,每十天一春。
三、时段性称呼
早春/首春/初春:
农历正月或春季初期。
暮春/晚春:
农历三月或春季末尾。
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中段(公历3月20/21日)。
四、文学化雅称
青阳:
特指春季的阳光。
艳阳:
强调春季阳光灿烂。
淑节:
出自《论语》,喻指春季的温和与美好。
东陆:
古代以东方为春之象征。
补充说明
不同文献对春季的划分存在细微差异,如“九春”源于春季实际天数(90天/10天/月),而“三春”则固定为农历前三月。此外,春季在节气中还包含立春、雨水、惊蛰等24个节气节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