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物候期是指葡萄在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季节气候变化引起的生理和形态变化规律。根据权威资料,葡萄物候期通常分为 8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伤流期(树液流动期)
特点:春季气温回升至10℃以上时,根系开始吸收水分和养分,此时若植株有伤口(如修剪)会流出含水分和少量营养的液体(伤流)。
管理要点:避免在此期修剪枝条,防止伤流过多影响养分供应。
二、萌芽期
特点:气温稳定在15-25℃时,芽眼膨大、伸长,叶尖出现,花序原基分化形成各级分支。
管理要点:需控制土壤温度,避免高温抑制萌芽,及时抹芽定枝以保证主芽生长。
三、新梢生长期
特点:新梢快速生长,日增长度可达10-20厘米,叶片展开,果穗开始形成。
管理要点:营养供应关键期,需保证充足光照和养分积累,促进花序发育。
四、开花坐果期
特点:气温20-25℃,持续1-2周。先开基部花序,后开放上部花序,花期分为始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
管理要点:需控制授粉环境,避免低温影响授粉效率。
五、浆果生长期
特点:子房膨大至浆果转色(约需20-30天),果实逐渐增大并开始光合作用。
管理要点:需调节水分和养分供应,促进果粒均匀膨大。
六、浆果成熟期
特点:果皮转色(红色品种由绿变红),果实变软、甜度增加,种子变为深褐色。
管理要点:需控制光照和温度,避免过早成熟导致品质下降。
七、采收后至落叶期
特点:果实采收后,叶片逐渐变黄脱落,进入休眠前的准备阶段。
管理要点:减少管理投入,促进植株恢复营养储备。
八、休眠期
特点:秋季气温降至10℃以下,新梢停止生长,叶片凋落,进入生理休眠期。
管理要点:需控制土壤水分,为来年生长储备能量。
补充说明
不同品种的葡萄物候期可能略有差异,例如早熟品种积温需求较低,成熟期较早;晚熟品种则需更多热量积累,转色期更晚。此外,物候期可作为农业管理的重要依据,如调整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