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斯(1777-1855)
童年数学天赋
3岁能纠正父亲计算错误,10岁独立发现算术级数求和公式,11岁掌握二项式定理,被誉为“数学王子”。
正17边形难题
19岁时,他仅用圆规和直尺成功构造出正17边形,解决了几何学悬而未决的问题。
二、欧拉(1707-1783)
巴塞尔问题的少年天才
13岁成为巴塞尔大学学生,16岁获硕士学位,23岁晋升为教授,以数论和微积分成就闻名。
星星谜题
幼年时因质疑“星星数量”的问题被老师批评,展现了他对数学的早期好奇心。
三、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
浮力定律与几何贡献
发现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并著有《几何原本》注释,球体体积公式也源于他的研究。
“不要弄坏我的圆”
临终前仍坚持研究几何问题,被刻在墓碑上的球内切圆柱图形成为永恒纪念。
四、陈景润(1933-1966)
哥德巴赫猜想
中国数学家,毕生致力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虽未完全证明,但取得重大进展。
贫寒与执着
出生于贫困家庭,常被欺负,却凭借对数学的痴迷成为顶尖数学家。
五、小欧拉(1707-1783)
被学校除名
因质疑天上星星数量,被教会学校除名,展现了他对数学的独立思考。
数学与哲学
13岁获硕士学位,23岁晋升教授,著作涵盖数学、哲学等多领域。
六、苏步青(1913-2005)
百岁高龄仍活跃
100岁仍坚持数学研究,著书立说,培养研究生,被誉为“中国数学泰斗”。
养生之道
保持规律作息和体育锻炼,90岁仍能登山,强调精神与身体的平衡。
七、钱钟书(1910-1998)
清华破格录取
数学仅考15分,因英文、中文成绩优异,被清华破格录取,成为学贯中西的学者。
学术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数学史,代表作包括《管锥编》。
这些故事展现了数学家们独特的成长背景、创新思维和坚韧品格,既有理论突破的瞬间,也有克服困境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