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期望太高而失落”的主题,古诗中有多个经典作品通过不同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类似主题。以下是相关诗作的整理与分析:
一、爱情与思念中的失落
《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 苏轼 “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少携一剑行天下,晚落空村学灌园。”
以“惊羽落空弦”比喻期待落空,表达壮志未酬的遗憾。
《灌园》- 陆游
“寂寥谁共樽前酒,牢落空留案上杯。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通过“空留案上杯”的寂寥感,隐含对理想破灭的无奈。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以残春景象隐喻人生无常,表达对往事的怅惘。
二、人生理想与抱负的破灭
《登飞来峰》- 王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本为壮阔之词,但反衬出诗人对现实理想的失望。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末句隐含对人生追求的无奈,暗示理想难以触及。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以“芳草无情”比喻人事变迁,表达对故人或理想的追思。
三、时光流逝与物是人非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通过“物是人非”的对比,直白表达对逝去时光的哀悼。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以婉约笔触描绘物是人非的悲怆感。
四、其他相关诗句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虽然本为壮阔之词,但可引申为对理想难以企及的无奈。 王安石《法喜寺》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通过“空山”意象表达对往事的淡然,隐含对人生无常的体悟。
以上诗作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期望与现实冲突下的情感体验,既有对个人理想破灭的怅惘,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