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敬廉守法、诚实守信的古诗,可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敬廉守法主题
1. 《墨子·非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虽未直接提及廉洁,但体现为仁牺牲的道德观,与廉洁精神相通)
2. 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自喻,表达坚守廉洁的决心)
3. 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借梅之高洁,隐喻清廉品格)
4. 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莲花喻指君子品德,暗含廉洁自律)
5. 吴讷《题贿金》:“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间。”(直白谴责贪腐,体现廉政立场)
二、诚实守信主题
1.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儒家经典名言,强调言行一致)
2. 《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阐述诚信的哲学基础)
3. 庄子《渔父》:“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指出诚信是人际交往的根本)
4.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失信不立。”(古代典籍对信用的重视)
5. 孔子《论语》:“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个人品德角度阐释诚信的重要性)
三、综合主题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虽以自然景物为主,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隐喻坚韧品格,可引申为对廉政信念的坚守。
注:部分诗句如《墨子》为哲学散文,但其中思想对后世廉政文化影响深远,故一并收录。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适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