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陋褴褛”是一个汉语成语,由“鄙陋”和“褴褛”两个词组合而成,具体含义如下:
一、词语解析
鄙陋 -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思想、学识或言谈粗俗浅薄,缺乏修养或见识。
- 出处:《汉书·卷六十六·杨敞传》中杨恽自谦“言鄙陋之愚心”,指言论浅陋。
褴褛 - 基本含义:
形容衣服破烂、不整洁,常用来比喻创业或生活艰苦。
- 引申含义:可引申为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开拓的精神,如“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开荒)。
二、整体含义
“鄙陋褴褛”整体形容人或事物既粗俗浅薄又破败不堪,常用于描述:
人的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内涵;
物理状态破旧、残缺;
在艰苦环境中努力奋斗的意象(如创业、建设等场景)。
三、用法示例
贬义语境:
“他言辞鄙陋,见识狭隘,令人难以接受。”
中性/褒义语境:
“先驱者们筚路蓝缕,以简陋装备开创荒野,展现了非凡勇气。”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粗俗、浅薄、愚昧、丑陋;
反义词:渊博、高雅、精致、光鲜。
综上,“鄙陋褴褛”是一个兼具贬义与中性色彩的成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