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PU(中央处理器)
核心与代数 - 主要阵营为Intel酷睿系列(i9/i7/i5/i3)和AMD锐龙系列(R9/R7/R5/R3),数字越大代表代数越新,性能越强。
- 例如:i9-13900K(酷睿13代)> i7-12700H(酷睿12代)。
性能后缀
- 标准版(无后缀)性能最强,K表示支持超频,F表示无核心显卡,U为低功耗移动版,H为高性能移动版。
架构差异
- 酷睿系列采用ZEN 4架构,锐龙系列采用Ryzen 7000系列架构,两者性能差距显著。
二、显卡(GPU)
集成与独立显卡
- 集成显卡适合日常办公和轻度游戏,独立显卡(如NVIDIA RTX系列、AMD RX系列)可应对大型游戏和专业渲染需求。
性能指标
- 核心频率(如2.8GHz)、显存容量(如12GB以上)和显存类型(如GDDR6)直接影响性能。
三、内存(RAM)
容量建议: 办公场景8GB即可,游戏/设计等场景需16GB或以上。 类型与速度
DDR5内存性能优于DDR4,频率越高传输速度越快(如3200MHz > 2666MHz)。
四、存储(硬盘)
SSD普及:
固态硬盘(SSD)读写速度远超传统机械硬盘,提升系统响应速度。
容量与接口:
建议至少256GB存储空间,接口类型包括NVMe(SSD)和SATA(HDD)。
五、显示屏
尺寸与分辨率:
常见13-17英寸,分辨率从1920×1080到4K,高分辨率提升画质。
刷新率:
60Hz为普通屏幕,144Hz及以上适合游戏玩家以减少残影。
六、电池(针对移动设备)
容量与续航:
5000mAh以上续航更持久,快充技术可缩短充电时间。
总结
电脑硬件参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代数提升(如14代酷睿>12代i7)和架构优化(如ZEN 4>Ryzen 7000)上。选购时需结合需求:
性能优先:游戏/设计选CPU+独立显卡+大内存;
便携需求:轻薄本建议13英寸以下,电池容量4000mAh以上;
预算有限:入门级可选16GB内存+集成显卡。